医院公告: 江苏省中医院连云港医院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告内容(第二次)
官方微博 
新闻动态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媒体关注  
现代化医院能救人更要能攻坚
发布时间:2014-11-26    新闻来源:    浏览次数:6257次

现代化医院能救人更要能攻坚

市中医院科研型医院发展略记

    徐芳

通讯员  江文  耿海军  苍梧晚报

院区面貌日新月异、就医环境不断优化、附属设施功能完备、医疗设备日臻精密,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医院硬件设施的日益改善,确实可以提升医疗机构的发展势头,但若站在医院综合实力的高度上衡量,仅仅具备这些条件的医院在内涵上始终还是有所欠缺。

因此,伴随着当前医疗卫生行业改革的深入,市中医院在着力满足群众不断提升的就医需求和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同时,适时提出了加快学科发展、提升创新能力、实现科技强院的要求。

“具有医疗和科研两部分实体的医疗科研结合型的医院模式,是值得实践的建院模式,未来大型综合性医院的发展趋势也是建立在研究型医院的基础上的,只知道照搬现有药典、指南治病是不行的,通过自己的科技攻坚,能看别人看不了的病、会开别人开不了的刀,这才是未来医院发展的目标,从这个角度上讲,研究型医院的发展前景是不可限量的。”市中医院党委书记李建军说。

在市中医院进入第30个发展年头的2014年,将有学术讲座、研讨会、院级科技大会等一系列医界科研盛事在该院陆续上演,然而这并不是开始,只是市中医院建设科研型医院的宏伟战役的一个篇章。一直以来,市中医院科技强院、科研立院的脚步从未停顿过。

人才是中医院科研的最活跃因素

“我们一直在医院里培养三种科研方向的工作人员,一是从事基础医学研究,能够掌握大量的、新的科技信息和先进实验方法的医技人员,在严格保证他们与临床紧密结合的前提下,帮助他们开拓科研思路;二是从事临床工作研究,能够尽快运用科研新理论、新方法于医疗实践的医技人员,他们是促进医院特色的形成和提高诊疗质量的中坚力量;三是医疗与科研相结合的医技人员,让他们立足于临床搞科研,可以改善和提高基础与医疗实践的转化结合效率,促进临床难题的解决。而我们在人才培养上,又着力营造寓教于医疗和科研之中的氛围,我们希望看到的是,具备医疗和科研双重能力人才的迅速成长并形成梯队,从而推动医院科研成果不断涌现的良性发展局面。”李建军说。

上世纪80年代建院之初,市中医院就集纳了以脾胃及妇科专家周子芳、针灸科专家冯瑛、儿科专家李子丰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医药专家团队。至市中医院起步的第二个十年,市中医院中医专家赵化南、周克正、鲍世平、周炜、丰广魁等在内的一批连云港市的中医药名家,更是叫响一方。而进入21世纪的第三个10年,随着李建军、李乐军、魏引廷、陈波、齐红朝、陈允旺等后起之秀逐渐在业界和患者群中享有知名度和口碑,市中医院的人才梯队顺利完成了又一轮新老交替,如今第三批中医药专家已成为该院的中流砥柱。

尽管新一批院内专家正值壮年,但市中医院仍抱着危机意识把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医院科学发展的核心因素,把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建设高水平人才队伍作为医院改革发展的重点来抓,人才青苗不断涌现。目前,院内共拥有17名省市级名中医、博士4名、硕士68名、博士生导师1名、硕士生导师3名、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1人、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3人、省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指导老师2人、省优秀中青年中医临床人才2人、省中医药领军人才1人、首届江浙沪中西医结合优秀青年人才1人、省第四期“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对象1人、市“521”高层次人才培养对象20人、市医学领军型人才及重点人才7人。

人才嫁接良好机制结出累累硕果

近年来,市中医院强化了对优质人才的引进,面向全国招纳高层次人才,同时又大打“走出去”战略牌,仅最近三年来,医院就选送了30余名中青年医生到美国、台湾以及上海、北京等著名科研院所进修深造,同时还有在国际知名医学院校和医疗机构深造的人才,他们学成归来都已成为科室的骨干力量。目前,全院有36人成为各级各类学术继承人。经过多年建设、引进和培养,市中医院现已基本形成一支学历层次高、学术水平高、科研实力强的医疗人才队伍。优秀人才聚集成团后,市中医院鼓励人才进行学术深造和科研攻关,并设立了激励机制。

在尊重人才的良好环境激励下,这支高水平的医疗队伍如今已成为医院科研攻坚的中流砥柱和主体力量。近年来市中医院科研成绩突出,有在研省级以上课题19项、市局级课题44项,其中,中医药科研项目48项,占75%,以解决优势病种难点问题的项目13项,以提高中医临床疗效为核心的项目35项。还有科技部“973”计划项目、卫生部项目等国家级课题6项,江苏省科技厅项目3项,江苏省中医药局项目9项,天津中医药局项目1项。荣获国家级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江苏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项、江苏省中医药科学技术奖3项、市级科学技术进步奖8项。此外,医院还拥有国家专利5项,并与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联合申报了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如今,市中医院的科研成果遍地开花,甚至在部分领域形成了拳头品牌,其中更以脑血管病最为著名,目前市中医院的药物临床研究基地、中药制剂临床研究中心已被提上议程,在成立市脑病医院、市脑病诊疗康复中心后,市中医院又乘胜追击,先后成为国家脑血管病创新药物评价平台临床评价技术中心、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研究中心脑血管病平台成员单位和国家级临床技能分中心。此外,医院专药自主科研也交出了耀眼的成绩单,目前全院拥有自制中药制剂89种,“通脉益智胶囊”、“镇颤舒”、“橘茴排石冲剂”等一批专药获得了3项国家发明专利和3项省中医药科学技术二等奖。而医院自主创新推广使用的中医针刺、艾灸、推拿、拔罐、刮痧、穴位贴敷、穴位注射、熏洗、熏蒸、灌肠、中药雾化、手法整复、外固定、牵引等78种中医诊疗技术项目,因疗效肯定广受患者好评。

市中医院正谋划一篇科研大蓝图

进入2013年,市中医院的科研工作更上一层楼,先后承办了国家级、省级、市级继续教育项目5项,累计申报科研项目20项、立项8项,获市级科技进步奖2项,省中医药科学技术奖1项。SCI收录论文1篇,中文核心期刊及中华牌杂志论文13篇。

此外,市中医院作为中医药领域高层次人才孵化器的功能正在逐步强化,在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赵化南的培养下,陈波和齐红朝成为全国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人,并获得博士学位培养资格;李乐军、魏引廷、陈波、齐红朝等4人顺利通过江苏省名老中医专家继承结业考核;录用硕士研究生19人。李乐军博士获第二届连云港市青年科技奖、入选江苏省“卫生拔尖人才”。

2014年,跨入第30个发展年头的市中医院将进一步优化人力资源管理,建立人才建设提升年方案,从岗位设置、人力规划、绩效管理等,制定人才发展战略。加强名老中医专家学术传承,培养学术带头人、学科带头人,让一批技术过硬、科研能力较强的中青年人才脱颖而出,同时计划再引进或招录研究生20名左右,高端人才2-3名,并继续选派优质人才前往高一级医疗机构和知名院校深造。

在市中医院30年院庆期间,该院将召开医院科技大会,总结表彰一批重点学科及优秀人才,届时将会有一批行业“国字头”、“省字头”方面的专家齐聚市中医院,与院内名中医、名专家、学科带头人及临床骨干进行学术交流,营造科技兴院、人才强院氛围,推动医院向研究型学科、创新型医院发展。

今年,市中医院还将继续发挥附属医院平台优势,加强与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以及美国、日本、台湾等国内外知名科研院所的合作,促进医教研协同发展、快速发展。同时提升科研档次,增强临床实践转化能力,争取年内有省部级科研立项,努力实现省级教学成果奖。

1212
连云港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健康报网
江苏卫生厅
江苏省中医药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委员会
国家中医院管理局
健康热线:0518-85574088  地址:中国.江苏省.连云港市.新浦区朝阳中路160号
   版权所有 © 2013 连云港市中医院   苏ICP备2022000984号-1  技术支持:光芒网络
Copyright © 2013 www.lygzyy.com.cn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