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蚊灭蚊,拒绝被“疟”
疟疾的历史几乎和人类历史一样长。疟疾在我国的流行历史也非常悠久,早在三千年前即有疟疾记载。疟疾和大多数流行病一样,深刻影响着人类健康和社会发展,如今依旧是许多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常见并威胁生命的疾病。
01疟疾是什么?
疟疾俗称“冷热病”、“打摆子”,由疟原虫感染引起,通过雌性按蚊叮咬或输血传播,是一种可防可治的血液寄生虫病。被蚊子咬后,一会儿像掉进了冰窖,一会儿像住进了蒸笼,说明可能是身上的疟原虫在捣乱,导致疟疾发作了。疟原虫从不挑人,无论男女老少、何种种族都易感,特别是免疫力低的人群,如儿童、妊娠期妇女等更易发病。
02感染疟疾后的临床表现
疟疾典型的临床表现为发冷、发热、出汗等症状,呈周期性发作。其早期症状与流行性感冒极为相似,因此,大部分人容易将疟疾误认为感冒,没有引起高度重视从而未得到及时的药物治疗,使得病情逐渐恶化,出现贫血及肝脾肿大等症状,甚至威胁生命。
03前往这些地区需高度警惕
当前疟疾流行地区主要分布在东南亚、非洲、拉丁美洲、大洋洲等地区,其中非洲和东南亚地区高度流行。需格外注意的是,近些年,泰国、柬埔寨、印度尼西亚、越南、巴西等热门旅游国家均有疟疾病例的报道。
04如何做好预防?
(1)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做好宣传教育,出境前需及时了解目的地国家的疟疾流行情况,提高旅行人员的疟疾防范意识,掌握疟疾防护知识,做好防护准备。
(2)传播媒介防制。在疟疾流行国家和地区尽量避免野外活动,户外活动时需身着长袖衣和长裤,及时涂抹蚊虫驱避剂防止被叮咬,夜间休息时采用蚊帐、蚊香等防蚊措施。
(3)如有不适,及时就医。在疟疾流行国家和地区旅游或务工时,一旦出现发冷、发热、出汗、头痛、酸痛等不适症状,应怀疑感染疟疾,并及时就诊,就医时主动告知个人旅行史。
参考文章:
[1]有关疟疾,你真的了解吗?,国家疾控局公众号,2024.4.26
[2]蚊子咬了忽冷忽热,是被“疟”了吗?,深圳卫健委公众号,2023.4.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