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健康科普 > 科普动态
发布时间:2025.07.07 浏览:209 次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草长莺飞,大家都想出门撒欢儿——但请注意!草丛里有个“痴情”的小家伙,正翘首以盼你的到来。
它,就是蜱虫,江湖人称“草爬子”“狗立子”,一个靠“吸血续命”的终极肥宅。它的生活哲学是:“一生三顿饭,平时躺土里。”不挑食,不忌口,哺乳动物、鸟类、爬行类……甚至两栖类,通通都是它的“自助餐厅”。一旦开饭,它能吸到体重暴涨100倍,直接从“芝麻”升级成“黄豆”!
### 你和蜱虫的“浪漫邂逅”可能发生在…… ###
遛狗时——狗子:“主人,我身上好像有东西在啃我!”
露营时——你:“哇,大自然真美!”
蜱虫:“哇,真香!”
园艺时——你:“修身养性。”
蜱虫:“开饭了!”
### 被蜱虫“亲”一口会怎样? ###
大多数时候,它只是给你留个“爱的印记”(红肿、瘙痒)。但万一它自带病毒,可能会送你一份“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豪华套餐,一种由新型布尼亚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以发热(体温≥38℃)、血小板减少为主要临床表现。多数年轻患者预后良好,少数患者病情危重,出现意识障碍、皮肤瘀斑、消化道出血、肺出血等,甚至死亡。不过别慌,只要早发现、早处理,就能大幅降低风险!
### 防蜱虫指南:如何优雅地拒绝它的“深情”?###
1 穿搭要“蜱”无情
浅色长衣+长裤(方便及时发现)
裤脚扎进袜子(时尚度-10,安全度+100)
短裤+拖鞋(蜱虫:“谢谢老铁送上门!”)
2 回家先“搜身”
蜱虫最爱藏匿在腋窝、腹股沟、腰部、脚踝等皮肤柔软且温暖的角落。
洗澡时仔细检查,别让它在你身上“安家”!
3 被咬了怎么办?
别硬拔!(容易把它的头留在皮肤里)
用镊子贴紧皮肤,垂直拔出(动作要稳,心态要狠!)
消毒伤口(酒精/碘伏安排上)
4出现这些症状,速速就医!
发病前2周内被蜱虫咬过/去过野外,出现发热、乏力、肌肉酸痛、恶心呕吐、淋巴结肿痛,应怀疑是否感染了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 总结 ###
蜱虫虽小,但“胃口”很大!户外玩耍要防护,回家记得“查户口”,被咬别慌科学处理,不适赶紧找医生!
参考文章:
[1]危险!身上忽然冒出这种小黑点,要尽快处理,央视网,2025.6.14.
[2]小小蜱虫危害大!警惕发热伴血小板综合征,健康南京,2024.6.5.
[3]警惕“吸血刺客”——蜱虫!此病正处高发期……,健康安徽,2025.5.13.